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艺术家

当代|胡为一-跨越虚拟与现实的当代艺术家

胡为一,1990年出生的上海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在当代艺术界崭露头角。他的艺术生涯始于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毕业于公共艺术专业,2016年毕业于学院跨媒体艺术系,获硕士学位。

胡为一的艺术之旅并非偶然。他的父亲胡介鸣也是一位活跃在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家,在家庭背景下,胡为一从小生活在艺术氛围中,从小就有机会协助和参与艺术实践的过程。这种特殊的成长经历使他对艺术有了独特的理解和视野。在父亲的影响下,胡为一对待“艺术”的态度是严肃而平等的。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日常表达或一种普通的职业,这种态度使他在艺术创作中保持冷静和客观,从而创作出更真实、更深刻的作品。

艺术家胡为一

“胡为一的作品很有才华,能够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馈,有独立的生活,经常超越他的年龄甚至时代。”

胡为一的创作流派涵盖摄影、影像、装置等多种媒介。他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并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将观众带入一个熟悉而未知的艺术世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以及对人性、生命和自然的探索和质疑。

胡为一的作品

《血湖》系列作品

胡为一易善于将各种媒介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它将城市空间视为创作的主体,并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探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核心。他的《低层次景观系列》、《侵蚀系列》等作品是对城市空间和人性的深入探索。在“低层次景观系列”中,他通过摄影和想象记录了城市被忽视和遗忘的角落,展现了城市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血湖》系列作品

在《侵蚀》系列中,他运用艺术装置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张力和冲突的空间,引发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反思。他用这部电影来捕捉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如山脉、河流和岩石。然后,他从医院提取胃液,并利用胃液的强酸性腐蚀薄膜,创造了另一个创造。在暗室里,他把胶卷放在胃里“打印”。在被胃酸灼伤后,电影被模糊的色彩覆盖,创造了一个扭曲而如画的景色,就像日落一样美丽。躺在病床上时,医生将一根管子从鼻子直接插入胃里,提取胃酸。疼痛甚至让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而这个过程不过是一种身体行为。通过他的有机体的参与,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与大自然进行了密集、漫长和化学反应的对话。他把这个系列称为“自然地理学”,它仍在进行中。

《侵蚀》系列作品
《侵蚀》系列作品

你可以感觉到胡为一在创作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和质感。他善于运用各种材料和技巧将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打磨得尽善尽美。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侵蚀》系列作品

胡为一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凭借作品《静静地等着光穿过我的身体》获得第二届华宇青年奖组委会奖。这个奖项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肯定了他的个人才华,也肯定了他的艺术哲学。此外,他还获得了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给他带来了个人的荣誉和尊重,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Sources

胡为一:静静等待光从身体穿过

读档 | 胡为一:蓝色骨头

胡为一与他的人间绮丽

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艺术家

当代|冯冰伊-时空交织下的世界

冯冰伊,1991年出生于宁波,2009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1年进入实验影像工作室。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并取得优秀毕业作品金奖荣誉。201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纯艺术(Fine Art)专业并取得一等荣誉硕士(MA with Distinction)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这位出生于1991年的年轻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哲学在当代艺术界崭露头角。她的作品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引领着艺术创新的新潮流。作为国内备受关注的年轻实验视觉艺术家之一,冯冰伊的作品一直以其细腻清新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空间绘画形式而著称。

冯冰伊是一位在视觉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青年艺术家,她的艺术哲学深受影像艺术和电影的影响,使用介于两者之间的视觉语言,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冯冰伊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简单记录,更是用诗意的语言构建自信的叙事空间的过程。

从浪漫主义出发,从人与宇宙的巨大联系出发,再回到人与宇宙相互联系的自然,以及作品之前观众之间最有形、最可感知的联系。面对充满个体虚无和群体对立的当下世界,面对2020年的危机,冯冰伊希望用她对宇宙的好奇和钦佩,把人们带回同样宁静和充满希望的星空。

空中剧院 - 世纪末的印象主义者 THEATER IN THE SKY - THE CONJURER, 2020
数字绘图与拼贴,艺术微喷 Digital painting giclee-printed on archival paper
25.37 cm × 42 cm
Edition of 3 plus 2 artist's proofs

冯冰伊的特点是运用介于影像艺术和电影之间的视觉语言作为表现媒介,通过诗意的语言构建自我感知的叙事空间。她的作品清楚地感知到文本与图像之间关系的深化。通常,它以文本作为创建的起点,通过文本的注释和解释找到逻辑突破,重写并重新排序。这种创作方式使冯冰伊的作品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解读空间。

空中剧院 - 侏儒与巨人 THEATER IN THE SKY - THE DWARF AND THE GIANT , 2020
数字绘图与拼贴,艺术微喷 Digital painting giclee-printed on archival paper
25.37 cm × 42 cm
Edition of 3 plus 2 artist's proofs

此外,冯冰伊还十分重视空间、文本和叙述之间的不同可能性对视觉语言的影响。她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视觉装置、摄影和动画,这些都为冯冰伊的艺术理念的呈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空中剧院 - 非凡的幻觉 THEATER IN THE SKY - EXTRAORDINARY ILLUSIONS, 2020
数字绘图与拼贴,艺术微喷 Digital painting giclee-printed on archival paper
25.37 cm × 42 cm
Edition of 3 plus 2 artist's proofs

冯冰伊的艺术风格独特而明确,她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冯冰伊懂得用一种亲切的目光去观察和解读世界,并通过作品传递出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她的作品不再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的抽象符号,而是通过具体的图像和不同图像的并置来简化“讲故事”,并使其成为一种“再现”形式。这种类型的“再现”不是简单地模仿或复制现实,而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阐述和创作,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场景、语境或历史中隐藏的真相。

冯冰伊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时空交织感,艺术家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一个与时间和空间交织的世界,让公众在作品的视觉中有无数可能的时刻。

空中剧院 - 日蚀 THEATER IN THE SKY - THE ECLIPSE, OR THE COURTSHIP OF THE SUN AND MOON, 2020
数字绘图与拼贴,艺术微喷 Digital painting giclee-printed on archival paper
25.37 cm × 42 cm
Edition of 3 plus 2 artist's proofs

这种时空交织的感觉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而奇幻的色彩,给人一种置身于超越现实的奇幻世界的感觉。

空中剧院 - 梅里爱的魔术 THEATER IN THE SKY - THE UNTAMABLE WHISKERS, 2020
数字绘图与拼贴,艺术微喷 Digital painting giclee-printed on archival paper
25.37 cm × 42 cm
Edition of 3 plus 2 artist's proofs

近作包括:个展《She Walks in Beauty》《愚者黄金》《冷事实》(千高原艺术空间),《你一生的故事II》(剩余空间)。主要群展《你一生的故事I》(长征空间,北京),《太平广记》(红砖美术馆,北京),《可善的陌生》(UnArt中心,上海),《天涯芳草》(特拉华当代艺术馆,美国),《退浪》(赫尔辛基影像艺术节,芬兰),柏林PANDAMONIUM又一次发声——来自上海的媒体艺术(Pandamonium——Media Art From Shanghai)。

Sources

冯冰伊 千高原艺术空间

人物| 冯冰伊:时空交织的世界 

冯冰伊:冷事实

你一生的故事II | 冯冰伊

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艺术家

当代|冯至炫-符号与文明

冯至炫,1993年出生于浙江温州;2015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成为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目前我在上海和北京两地生活和工作。

艺术家冯至炫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艺术经历不断激发灵感,他的作品利用隐藏在日常情节中的材料进行历史行动,在非虚构的物质层面上唤起文化共鸣。文化元素从高度个性化的物质形式中显现出来,转化为历史和即兴叙事,创造了一个超越单一时期和特定地点的游牧群岛文明。

冯至炫:《穿越宇宙的远征》,安全岛钢制模具、铝制浮漂球、锰钢、锂基润滑脂等,6×8×7米,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及没顶画廊提供)

他的雕塑装置总是表现出张力,动态地混合了神话、装饰、探索和空间想象等元素:对他来说,材料是文化的粘合剂,也是他过时的自我审视的结果。

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对当代城市环境和非人道生产的反抗痕迹,在创作和游牧展览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一种自主结构的垂直体验,在温泉行业废墟中收集遗迹的同时,培养出人类想象的生态系统。

冯至炫:《对绝对精神的仰望》,波块钢制模具、气块砖、诱鱼灯,2.5×2.1×3米,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及没顶画廊提供)

冯至炫的艺术作品以其对材料的独特探索和创造性运用而著称。它熟练地使用各种当代材料,如铝基架、冰箱用阻燃聚氨酯绝缘体等,创造出充满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的艺术作品。

冯至炫:《野牛风铃》,铝制野牛龙骨、铝制铰链、不锈钢鱼竿、牛眼轮、硅酮胶等,8×3×7米,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及没顶画廊提供)

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对材料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全球本土化时代的独特见解。

对于冯至炫的创作手法来说,他充满了即时性和随意性。

他不执着于“独特”的概念,而是不断地推广一种新工艺,发现一种新材料,寻求一条新的创作道路。为了摆脱奇点的控制,他决定像游牧民族一样旅行和创造。

他从家乡温州的土地开始,在那里,渔民用来捕鱼的导波块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他走到主流视角的边缘,触及巴拿马文明和美洲原住民的结构;他穿越了流行病的破坏和缓慢的社会状态,这给他带来了对人与自然之间紧张关系的思考

这种游牧的生命之旅,代表了冯至炫作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奠定了他对当下的不断关注、对领域的拓展和当下艺术观念的基础。

在惠特曼的诗歌中,诗人将不同的物体堆叠在一起,在它们之间创造出微妙的联系,冯至炫在创作中也实践了这一点。

冯至炫:《如何屹立一座巨大的柱状雕塑》,铝制基站行架、冰箱保温聚氨酯阻燃剂、来自当地生态的剩余物,20×15×14米,2022年(图片由艺术家没顶美术馆提供)

你可以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听到,那里有很多小实验。冯至炫还收集了许多小材料和许多小雕塑。他的工作方式是不断推进一种新工艺或发现一种新材料,一种新的创造性方法。冯至炫每天都在做这样的工作,这些成果会散落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

他说,如果他必须呈现一个作品,他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把不同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希望在改变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新的东西,或者去除材料原有的功能,然后手动介入一些与艺术家自身相关联的自我感受,或者艺术家在他原有的编辑线或机械化过程中的感受。

至于材料的选择,冯至炫喜欢材料的不可替代性,他认为材料背后一定有文化属性,也认为这个文化属性是最强的。

因此,他雕塑装置中的张力也源于他的自我力量,这种力量不断渗透到财富中。

他喜欢将神话、装饰、探索和空间想象等元素动态融合,呈现出一种超越单一时期和特定地点的游牧群岛文明。这种文明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也感受到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融合与碰撞。

艺术家与他的作品

冯至炫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大型展览中展出,如“罗坦特宫”、“北国山水”等个展,也曾在“幻像”、“奥托神仙下海”等集体展览中展出。他的作品还参加了国际艺术展,如德国的展览“一辆卡车停在双树旁的草地上”,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国际影响力。

Sources

2022年鉴艺术家访谈 | 冯至炫:文明、符号、纪念碑

新人登场 | 冯至炫、钟慰过往创作介绍

冯至炫:支配者

冯至炫 | 第八届『明天雕塑奖』入围艺术家 

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艺术家

当代|陈轩荣-浪走青春,崇尚自由

陈轩荣,1991年出生于福建漳州,是一位在当代艺术领域崭露头角的艺术家。

陈轩荣,2010年至201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6至2019年攻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师从王华祥、尹吉男,参与编纂中央美院版画系系史,获得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陈轩荣的艺术语言通常是以亚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总体特征或局部现象作为背景切入点,继而以涂鸦的方式在画布上进行个人意图的自我戏谑和输出。他的画面中反复出现的视觉图示及某些不确定的文本要素,暗含着他对社会现实环境的反思与调侃。

陈轩荣作品

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混搭着奇异的符号的指示游离,而画面基调的终端呈现却始终是艺术家对绘画语言的提炼和现实的察观态度,就像是基于现实的魔幻。

符号与涂鸦

陈轩荣的作品中最为明显的力量便是使用大量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配色,来匹配作品中蕴含着的深刻的思考。靓丽的用色总是鲜活的,矛盾的,这样的力量正如他关注的当代社会中的年轻人群体,他们对自由、个性和包容的追求,是鲜艳的,冲击的,混乱却有力。

而不被国人接受的“街头涂鸦”,也正象征陈轩荣在自己的视角下表达着每一代更迭中必伴随而来的冲突和叛逆。

作品及艺术理念

《G1.0.1.8》与《G1.0.2.7》:这两部作品是陈轩荣在2016年创作的无系列作品。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展现了艺术家对流行文化和亚文化的独特理解。通过细腻而富有张力的笔触,陈轩荣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

场景与涂鸦

《如父如子》系列:这一系列作品是陈轩荣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深刻反思。他通过描绘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日常互动,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同时,陈轩荣也通过作品探讨了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变迁和个体成长的困境。

陈轩荣作品

涂鸦系列

陈轩荣对涂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涂鸦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街头涂鸦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更蕴含了艺术家对城市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从他的作品中,陈轩荣寻找到了表达自我和关注社会问题的新途径,我们可以听见从废弃街区里传出的呼喊,看见喷漆与喷漆之间,那些隐藏不住的对自由的表达。

涂鸦作品

艺术的魅力在于无休止的对既定成熟的惯性思维或经验进行有氧颠覆和重塑编排,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节点在个体认知转换过程中可能获得某种相关性提示的身体语义及心理结构,反应等要素。陈轩荣对于绘画观念、概念的掷出和抛问也是对自我的质疑、否定或者肯定,他通过艺术作品在解构自我和建构自我的过程中则为个人与社会场域关系确立提供了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和自由性。

艺术成就与荣誉

陈轩荣曾于上海昊美艺术酒店、台北当代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及驻地项目,并先后参加北京时代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上海明圆美术馆等重要展览。此外,陈轩荣还为路虎揽胜极光设计了联名艺术汽车,将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多次在国际展览中展出,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和认可。

Sources

陈轩荣作品

陈轩荣|Roy.XR.Chen

陈轩荣 当代前瞻型艺术家

访谈 |“游牧的景观——80后的绘画” · 陈轩荣:在城市中寻找涂鸦

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艺术家

当代|胡昀-一切都一样

胡昀,1986 年出生于上海,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墨尔本和上海。

胡昀的作品包括绘画、水彩画、表演、录像和装置。胡昀擅长把不同人物和故事的经历调动起来,把过去的各种素材重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因此,艺术家和观众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艺术家的每一部作品。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预先确定的、相互关联的共同主题。

《无题(棕榈树 )No. 2》,纸本水彩,76.5 x 56 cm,84 x 63.5 x 7 cm (带框),2014 / Hu Yun, “Untitled (Palm No. 2)”, watercolor on paper, 76.5 x 56 cm, 2014

胡昀本身主要从事建筑结构。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自然密切相关,有些作品关注植物和昆虫等元素,而另一些则围绕自然现象展开。胡昀怀着一颗怀旧的心和对观众的警示态度,关注自然,他将简单的概念和元素融入作品中,转化为简单的形式,创造了丰富的体验。他喜欢以有趣或有趣的方式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

《无题》,马鞍,瑜伽垫,尺寸可变,2016 / Hu Yun, “Untitled”, saddle, yoga mat, dimensions variable, 2016

胡昀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美,经过长时间的寻找,给人一个真实的快乐和安全感。它倾向于以一种平静与平和的感觉来改善社会,而不是用一些艺术家强大的创作方法。

胡昀的艺术作品

“宝箱”(素描),装置,100x80x80cm,木板,丝网印刷,彩色,2012

“宝箱”(素描),装置,100x80x80cm,木板,丝网印刷,彩色,2012

在胡昀2008年的作品《一切都一样》中,房间中央的柱子看起来和他没有什么不同,以肉眼无法分辨的极其缓慢的速度在我们面前安静地来回移动。巨大圆柱体每一毫米的运动都成了一个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像一首诗一样慢慢展开。

胡昀的新系列更多地关注自然史研究,以获得新的艺术反思。展览“神秘花园一号:江边”围绕着一种中国特有的动物展开。这种山鸡,也被称为长尾白母鸡,在李贞的《物质媒介黑帮》(1586)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19世纪初。19世纪,和东方其他独特的动植物一样,它是由一位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名叫约翰的茶艺大师发现的。这条河(1774-1856)是第一条引入西方的河流。在他每年的广州出差期间,里弗斯委托当地画家创作各种动植物插图,收集动植物标本和种子。胡云的作品以各种叙事线索为基础,试图重构历史信息、传说和个人经历。

《神秘花园二:里弗斯的雉鸡》

当好奇的英国人在上海附近猎杀这种珍禽时,他们发现它“总是快得看不清……”正是这短短的一幕激起了西方人的好奇心,创造了一个传说,一个故事。正如这位艺术家所说,“历史总是隐藏在无形之中,我们通过不同的记忆、经历和理解来观察、搜索和推测。”

《神秘花园二:里弗斯的雉鸡》

胡昀参加了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2019)、第十一届广州双年展、第四届广州双年展、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他的作品还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广东时代美术馆和余德耀美术馆等机构展出。他的个展包括201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微观景观”;“我们从未离开”,西安组委会,西安,2017;“叙事病”,艾可,中国上海,2016;“小心处理”,艾可,中国上海,2013;“我们的祖先”,歌德开放空间,中国上海,2012;“自然中的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伦敦,2010年。

Sources

AIKE 胡昀

HU YUN: MOUNT ANALOGUE

胡昀 展览

“进化:惑”于元•空间隆重开幕

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艺术家

当代|钱宁越-烹饪总是伴随着我给我一种舒缓的感觉

钱宁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读学生,中国雕塑家,目前生活在伦敦。

她有自己独立创作的品牌,名叫璠苑,是以中国古园林为基础的艺术类家具品牌世纪1080 project艺术分享平台之后衍生出来的艺术类家具品牌,以具有东方独特魅力的古园林作为灵感元素多以素质和顺滑却具备观感的不锈钢材质的材料相结合。

钱宁越作为艺术家经常使用她作为日常生活观察者的心得体会来实现艺术作品,她建立了一种以记录为手段的研究方式探索我们在发现的过程中所忽略的同时又有哪些东西是具备突破实时记忆的可能性的。钱宁越通过作品放大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局部特征,同时减少了应该有的规律性的表达,如此以来,钱宁越创造了矛盾叠加的机会,在平衡的状态下进行了一种矫正的操作,这是通过艺术家对植根于观众头脑中逻辑进行的一次实验。

钱宁越的作品

钱宁越的作品:Pillar

钱宁越的作品:Pillar

此外,对于钱宁越的艺术作品“pillar”而言,她把植物的种子种在花泥里并不断浇水,帮助他们成长当植物为了自我维持而停止生长后,钱宁越就把带有植物的花泥块当作建筑材料堆放在房间里形成了一根柱子,同时期待着它可以通过自己生长的可能性支撑起什么。建筑中使用的砖块和拆迁后留下的自然生长的植物吸引了它对于艺术家来说,它就像一个象征,如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家园统一体,而花泥因其极强的渗透性,使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只能选择生存而无法生长,他们只能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来维持生命,没有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能让他们像正常植物一样生长。

钱宁越的作品:烹饪

钱宁越的作品:烹饪

在2023年年早些时候艺术家来伦敦学习时,钱宁越作为一个非母语的人在烹饪中治愈了她不安全的情绪。她说,“烹饪总是伴随着我给我一种舒缓的感觉”。

烘培达人小渠曾经说:“面团是有感情的,你温柔地对它,它才会回报你温柔。”

钱宁越的创作灵感来自烹饪的作品,她使用厨房的日常材料如面团和糖,并利用时间作为媒介来改变其可延伸性状态和现场烹饪的方式这些看似脆弱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创造结构,并不断拓展着不稳定的边界。钱宁越通过控制面团材料的状态,将其分为了两种状态一烹饪完成后,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干燥和裂开二控制面团的干燥,使它能永久保持一种状态,方便移动和运输同一物质不同状态的手段以及材料在环境中的不同语境是钱宁越在她的创作中一直在使用和享受着的表达。

钱宁越的作品:烹饪

面包发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烘培者的耐心和温柔。面粉、黄油、鸡蛋、牛奶……你将这些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到一起,然后发力,眼瞅着他们在你手中变成了面团、慢慢发酵,在你手掌的温度中,它从一小团面发到又松又软又白的一大团面,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人可以放空到物我两忘的状态。

而加缪也说过:“舔舐自己的生命,仿佛那是一颗麦芽糖,塑造它,磨利它,爱它,又像在寻找最后那个斩钉截铁,可以作为结论的字眼、形象或句子,带着它出发,从此通过它来观看一切。”

基于钱宁越对烹饪材料在艺术中的探索,她将日常厨房食材融入艺术过程,受烹饪变革性和食材延展性的启发,钱宁越的创作模糊了烹饪艺术和视觉艺术之间的界限,提供了一种挑战传统艺术界限的独特感官体验。

钱宁越的作品:烹饪

钱宁越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操纵面团和糖,在她的艺术作品中突破了物质性和时间性的极限。熟面团随着时间的推移干燥和破裂时的易腐性与面团在永久状态下的可控保存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她对同一材料的不同状态的探索以及环境语境对材料表达的影响,为她的艺术实践增添了层次的复杂性和深度。通过利用材料的短暂性和解释的流动性,观众也思考着艺术的短暂性以及材料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

钱宁越的作品:烹饪

艺术家通过她独特的烹饪技术和艺术眼光的融合,钱宁越突破了某种传统的界限,更新了人们对于材料和表达的认知。

Sources

加缪:我的人生,像一块被反复揉捏的热面团 

烘培那些事儿(三)

钱宁越

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艺术家

当代|盖琦正-误解诞生文化

盖琦正,2001生于山东青岛,2023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在这个数字时代,盖琦正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致力于以数字身份参与数字世界的实践。

他的作品时常是专注于网络语境下艺术创造,盖琦正致力于不断穿梭在不同领域之间,因此他的作品语言通常涉及领域生成式设计、交互装置、平面设计、和独立出版等。

盖琦正希望以超越民族国家的视野来看待一些全球历史现象,作品主要探讨未来文化融合的现象。他把长期研究与实践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

关于国际象棋棋子的研究

盖琦正作品《他者的想象》

盖琦正在这个作品当中使用国际象棋的棋子作为艺术语言,同时他对材料本身将国际象棋棋子作为对象研究和探讨了“文化误读”的现象。

国际象棋本身是起源于印度的,在当时被称为“恰图兰卡”。恰图兰卡在泰国本地发展成了泰卢固象棋,往东则发展成了泰国象棋,高棉象棋,缅甸象棋,马来象棋,日本将棋,中国象棋和朝鲜象棋,往西则发展成了波斯象棋,从波斯传到了阿拉伯。后又传入了欧洲。

对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带着自己的文化和经历对他者客体产生并进行潜意识下先入为主的解读,也因此不同的象棋文化就此诞生了,可以说,不同的象棋文化其实是对象棋这样一个可以产生的不同误读。

在盖琦正的作品中,他收集了3000多个来自不同文明,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国际象棋棋子,通过搭建数据库使用了机器学习,又再经过艺术家本人的二次创作,从而诞生看20000多个融合了26种不同文化的棋子。

盖琦正作品《他者的想象》

棋子的种类,造型,象征物等每一个都作为这一种文化模型映射着所在地方文化的特征。

盖琦正作品《他者的想象》

最终在在盖琦正的这个作品中,他将36个棋子雕塑,视频,和展示了300多个生成棋子的书籍出版物来展示了。

盖琦正出版物作品《他者的想象》
盖琦正作品《他者的想象》

对于文化之间的边界总是暧昧不清的,因此才有如此循环往复的丰富。盖琦正在这样的理解与思考下,希望通过以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待跨文化误读的现象。

图像与语言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象征和媒介相互影响着文化的融合,也将在未来对于文化融合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艺术家来说,国际象棋的棋子就是很好的语言模型,尤其是在经过互联网媒介加速着信息传播的现时代。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全球化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角度,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图像和语言作为文化象征和媒介在文化融合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艺术家通过创作可以表达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而国际象棋的棋子作为一种语言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种跨文化信息传递。

随着互联网和其他媒介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文化的融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艺术和其他形式的创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盖琦正-《孪》-25×30×30cm-镜面不锈钢、木头、转盘-2020

Sources

盖琦正

展览「地下与当代庇护所」

PSA上海双年展×青策|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 

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当代 艺术家

当代|谭婧-阿雄出走了

谭婧,1992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现居广州。毕业于英国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她目前在景德镇和深圳生活和工作。谭婧的作品曾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广州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北京X美术馆、香港Parasite、广东时代美术馆、以及巴塞尔玩具世界博物馆等机构展出。

谭婧擅长于研究不同材料的个体的形态和材料们本身的性质,她的作品总是基于轻盈的灵感与想象与生物与中国传统的民俗及现实世界的材料本身特性和谭婧个人特殊的表达方式所结合。她的艺术实践主要涉及雕塑和多媒体装置,她擅长运用气味物质、纤维、玻璃、生物粘液等材料。

谭婧的作品

她的创作灵感常常融合个人历史、生物学、民俗学以及魔幻元素,将个人特殊的情感体验和经验凝练出来。

对于材料来说,谭婧喜欢研究在特定环境中如何用实验性材料激发感官上的感受,以及感受,虚构在物体上的交流。她在艺术的世界中探索着想象空间中的感受如何可以被流出,能让观众也通过想象的形式进入同一个虚拟的空间交流。

谭婧艺术作品:旱梦滩

也许是对生活的灵敏触角,却不显得脆弱。谭婧的艺术在表达上时常关注着个体中微小的情感与创伤。她在表达中利用物体或空间的功效,使观者们在审美或心理上产生冲击,对相似的人物、事件、情感发生共鸣。

谭静的祖父母在20世纪50年代从泰国遣返回中国,作为家人的谭婧时常能感受到他们关于身份和归属感上的挣扎,也许是父权制度下的社会使得这样的痛苦诞生了,任何人提到痛苦或接触痛苦都是敏感又脆弱的,而痛苦又产生于矛盾。

因此,谭婧的作品语言也涵盖着矛盾性,脆弱性,来表达那种微妙的痛苦。谭婧通过自我的表达和对于材料本身特性的结合使用,将人们于历史的故事性中微妙的痛苦也扭曲着体现了。

阿雄出走了

谭婧的作品:阿雄出走了

谭婧的作品《阿雄出走了》是对个体身份意识的探讨,她祖父母一代是泰国华侨,上世纪50年代回到了国内,对此来说,身份的流动性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在流动的身份下人们对身份归属感的认同又该何去何从?这没有答案,我们只能同样沉浸在感受之中。

阿雄出走了 珠帘

“阿雄”是谭婧以祖父的形象为基础所创作的角色。

1956年,谭婧的祖父离开了泰国,前往中国定居。

在2023年夏天完成拍摄的四频录像装置《热梦隅》中,阿雄的魂灵回归了想象中的故里。因此,在2019年,谭婧开始探访远在泰国曼谷的家族成员和离散华人,记录着年迈长辈口中讲述的故事,与历史。

热梦隅

影片中,这些即将要消失的记忆在不同语言中交织,穿插着过去、未来和现世的对话,构成了影片独特的叙事。光影则穿透四张纹理各异的玻璃屏幕,打开通往梦境角落的“窗户”。

热梦隅

在艺术创作的世界里,艺术家们常常游走于艺术空间和想象空间之间,从无形的思维之中汲取灵感,创造出独特的作品。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如潮水般流动与流出,化作作品中深沉的情感印记,触动观者的心灵。而材料则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媒介,通过艺术家的巧手和创意,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意义,成为连接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艺术空间、想象空间、情感流动与流出,以及材料的结合,构成了艺术创作中无限可能的世界,让人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徜徉,感受无尽的美好与深刻。

Sources

谭婧:农夫和螺仙

谭婧 Issuu

谭婧:旱梦滩

分类
当代 Contemporary 当代

当代|张移北-所有东西凿出一个孔都可以成为花瓶

张移北,1992年出生于大庆,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艺术家张移北的故乡黑龙江大庆,是中国盛产石油的地方。

艺术家张移北的故乡,黑龙江大庆的重工机械。

因此张移北的作品语言大多数是“重工的”“机械的”,在她的展览中大部分大型金属材料是在大庆制作完成后再运到北京的。

艺术家张移北的重工材料作品

而在重工的故乡生长出的张移北本人却是内敛的,以至于网络平台上根本无法找到她的个人账户,在访谈中的张移北也是羞涩躲闪的,因此也可以解释为何张移北的作品语言风格如此独特,而又与她本人形成巨大的反差了。这种反差反而为艺术家的作品带来了张力。

张移北的作品通常从一个抽象的假设出发,通过假设作为连接来思考作者本身与材料,和艺术家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反思的过程中,张移北作为观念的创造和表达者结合了材料再实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而“真实”的世界又隐喻着一个概念世界。

何谓真实,概念始终是片面的,无论是视觉还是概念的世界都无法被定义为真实,真实是复杂的完整。

在她的作品中思想与材料共同构成了艺术家的形象,因此我们能感受到张移北的作品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形象让人思考对于材料和艺术家的特殊经验体会之间的先后,因此在强烈的个人风格中艺术家与材料的互动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对此我们的结论仍是:材料、艺术家和思想是共存的,并且是注定的。

艺术家选择的材料,无论是源于自然的还是现成品都作为隐喻的元素体现了艺术家本人的意识与潜意识。

张移北:所有东西凿出一个孔都可以成为花瓶

艺术家张移北在BANK举办个展“万物中的花瓶”装置现场。

在张移北的作品中,“洞”既是实际的洞,也同时代表着一个空间。封闭或半封闭的容器或管道,代表着流动的状态。 创造“洞”的过程也是一种重塑,带来新的能力和可能性,以及多重隐喻和替代。 

艺术家张移北在BANK举办个展“万物中的花瓶”装置现场。

就像封塔纳刺破的空白画布,破碎意味着解放。对于参观展览的观众来说固定在死物上的孔洞反而灵活了,随着观众脚步的流动,他们也能发现孔洞其实也在变化,对此观众与作品的交互过程纯粹是观众属于自己的感知和个人经历在此与作品参与结合、转变和流动的过程。张移北作品中的孔洞不仅仅只是给想象,虚拟的一个空间,她的孔洞也提供给具象,具象的人们,抽象的思想。

但展览名称中提到的“孔”,在张移北的作品中反而孔洞并不是它的主体,也并未刻意地表现“洞”,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洞”有时是真正的洞。比如面包机盖子上的洞、化粪池表面的凹洞、高压锅的气阀或电熨斗的出风口。等等,实际上的“孔洞”总是被涵盖在材料在结构或空间上的“孔”。

艺术家张移北在BANK举办个展“万物中的花瓶”装置现场。

因此,展览中的孔实际上无处不在。孔洞在物体上表现的是超越,而被作品“围绕”着的观众则是被像空气一样的空白所包裹。

张移北的空腔

总之,对于具象的孔就像是人们生活的空白之处,而这份空白被张移北以诗意的方式表达成了留白,对于抽象的孔,则蕴含着无限丰富的能量,就像留白始于无限,无限始于留白。

张移北在访谈中数次提及自己对于讲解作品的抗拒。“之前在英国念书的时候,课上常会分小组讨论讲解作品。”当时张移北就觉得在讲解中直接给自己作品下定义的做法有点蠢,在她看来,作品的解读从来都是开放的。她自嘲道,“不聊自己的作品就可以正常聊天。”想说的都放在作品里。

因此,张移北作品中的“孔”,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空间,她在解读上也让渡给了观众,创作者让渡空间给不属于创作者的人,是一种真正的交流。

艺术家张移北在BANK举办个展“万物中的花瓶”装置现场。

Sources

艺术论坛

张移北:不聊作品就可以正常聊天

HI 人物 张移北

张移北:感知的孔洞,不在场的插花者

分类
博物馆 在博物馆 人物 传统 典藏故事 古代 艺术家

故宫博物院|从洛神赋图来探索中国的绘画理论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这幅画是顾恺之读了曹植的《洛神赋》后有感而发所画。这幅画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等表现手法来看,都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目前馆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是宋代的摹本。

洛神赋图片段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

作品介绍

创作背景

传说《洛神赋》的作者曹植年少时与甄逸的女儿相爱,后来甄逸的女儿被迫嫁给了曹植的哥哥为妻,但她却又在生了儿子后被陷害而死。在其死后,曹植写《洛神赋》作为纪念。顾恺之知道这个故事后大为感动,遂画出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片段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

主要人物

这幅画的主要人物是曹植与洛神。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眼望痴痴地望向水波上的洛神,十分神往。而洛神梳着高高的发髻,被风吹起了衣服,有一种飘飘欲仙来自天界的感觉,她欲去还留,眉目间流露出倾慕之情。整个画卷里画家一再安排曹植与洛神见面,但即使日久生情,洛神最终不得不离开,留下曹植站在岸边,终日思念,最终黯淡离去。

洛神赋图片段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

顾恺之在刻画人物时,故意将曹植的侍从处理得呆板,从而衬托出曹植的喜不自禁。观众看到的是曹植专注且激动的神情,这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这个表现手法和顾恺之的艺术理念相观,顾恺之认为画人不能单单刻画人物的外表,也要刻画出人物的内在。人物的内在精神是表现人物的重点。顾恺之的理论对中国后期绘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画追求“神似”的基础。

洛神赋图片段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

山水

在洛神赋图里,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失调,近景与远景并没有区分开,人物和山一样高。这也是早期中国山水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情况,一直到隋唐时期才有所改善。

洛神赋图片段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

动物

顾恺之根据《洛神赋》的描绘,创造了许多珍禽异兽。事实上这些动物生活中是没有的,完全是顾恺之想象出来的。比如他画的龙就长了鹿角,他画的鱼也长了豹子的头。它们奔驰在江上却没有水花,仿佛在空中飞过。

洛神赋图片段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

洛神赋图的意义

洛神赋图不仅代表了东晋时期最高的绘画水平,顾恺之的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后期中国绘画的发展,使中国画向更加注重“神似”的方向发展。

来源

洛神赋图

故宫博物院

顾恺之